【重要公告】
即日起《夜光雲》實體書開放預購填單,google表單連結如下: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forms/d/1fzuomgBNHo40oh8fC...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【後記】
再見,晴光育幼院。
每寫完一部小說,就像又從一所學校畢業了,要向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說再見。寫後記就是一場畢業典禮,也是以學生身份留在這所學校裡的最後一刻。相信你們一定都還記得畢業時離情依依的感覺,這樣也就不難理解我為什麼會在晴光育幼院裡多留級一年了吧!(笑)
我之所以會用畢業典禮來作比喻,是因為《夜光雲》和我相互見證彼此的成長,不只是在寫作層面,現實層面亦然。從正式開更到全文完結的兩年期間,我經歷了成為社會新鮮人的重要轉捩點,一度山窮水盡的文稿和焦慮的大四生活相互呼應,值得高興的是,現在的生活可以兼顧工作和興趣,雖然更文時間愈來愈不固定,卻寫得非常愉快。
為《夜光雲》念畢業致答詞之前必須先跟你們分享它從何而來。收藏這本書的讀者朋友之中應該有些人知道我的學習背景,大學四年我念的是大氣科學,和一般人的想像不同,我們學的不是如何播報氣象而是氣象本身的自然科學。大三那年,我在做氣候學報告時偶然得知天上有一種離群索居的雲,不在對流層裡發展卻跑到比平流層更高的中氣層,只有在陽光即將完全隱沒的時候才能在中緯度地區看見,那時我就覺得它的孤獨很神祕,很浪漫。
你們猜的沒錯,它就是「夜光雲」。
大家對夜光雲的第一印象應該很單純,也許只是遙遠的自然奇景,也許只是不太重要的冷知識,但我卻從它的存在特性感覺到一種溫度──不像它所處的高度那麼寒冷,而是剛好可以讓我用來醞釀故事的溫度。兩年前連載《百慕達,三角》時,讀者帶給我的正面迴響有很大的激勵效果,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跨出下一步,如果可以把需要被更多人關心的元素融入故事,也許寫小說這件事可以變得更有意義。
正好我在大學期間有為弱勢學童課後輔導的經驗,苗栗大埔案又在那時開始累積社會運動的能量,受其影響,於是我以育幼院為故事背景,將都市更新造成的衝擊做為起承轉合的伏筆,創造出你們手上這本《夜光雲》。汗顏的是,這兩年來晴光育幼院被我蓋了又拆,拆了又蓋,樂樂也死而復生了兩三次,前前後後一共過渡了三個版本。
有耐心為小築留下,重新閱讀堅持看到結局的讀者朋友真的很了不起,我非常感謝你們。
感謝你們讓我有機會將學生生涯中創作的最後一本書順利產出,不留遺憾。
希望你們在閱讀的過程跟我一樣被樂樂他們的生命療癒,記得她對承鈞說的那段話。
夢想沒有消失不見,只要你還朝著它前進,無論從哪一條路接近,都一樣是在實現它。
──永遠不要被自己打敗。
2015/12/21 by 小築/ Starfish──
留言列表